当前位置:首页>资讯
今日热门!用工大省没工可打?河南挺闹心......
2023-02-23 08:50:10
来源:大猫财经


(资料图片)

“年轻人宁可送外卖都不进厂了!”

当年曹德旺说这话的时候,可是有不少人跟着捶胸顿足。

那为啥今年不抱怨了呢?很简单,因为不缺人了。

在江苏南通,某精密仪器厂就放出来20个招工名额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就在面试当天,外面哗啦啦排出去将近200人的队伍,气得排不进队伍的人直骂街。

等到了常州,某优质电子厂放出来30个招工名额,结果闻风赶来了差不多3000人,队伍在食堂里整了里三层外三层,甚至把尾巴甩到了马路边,放眼望去一片黑压压的脑袋。

等到了珠三角,连排队、给中介塞钱都不管用了。据说在东莞某地,有缺女工的厂子直接给男工开出了附加条件:想进厂赚钱?必须再介绍一个“同价位”的女工进来,确实是打得一手好算盘。

为了大螺丝挤破头,是因为岗位实在太少。

就在这个月初,郑州富士康发布了今年的招聘信息。让人十分意外的是,除了出口加工区(八大街)放出来了点岗位外,综合保税区(港区)压根就没招人。

而且更让人绝望的是,前一天才发了招聘信息,第二天直接就告诉你招满人了——里面的老员工都不舍得走,自然就腾不出用工缺口。

这样的景象,在往年你是看不到的。

一般到了年后的这个时候,郑州富士康的招聘那是相当红火的。把两个厂区的几个事业群加到一起,动不动就能整出来大几万的用工缺口,还得补上不少小时工和派遣工才勉强够用。

至于待遇,那就更不用说了。去年春节,港区小时工的标准是一小时24块钱,而派遣工干满工期还有7000块返费,再算上加班和各种奖励,一个月下来怎么着都能拿到手六七千。

可就算是这样,往往也填不满富士康的夸张胃口。

不得已之下,地方甚至会利用下至村镇的强大动员能力,比如自掏腰包给工人补贴、给村干部摊招聘指标等等,将充裕的劳动力源(行情600405,诊股)源不断塞进富士康的厂房。

听起来够夸张的吧?可跟零几年的时候相比,这还真不算什么大事。

当年为了把富士康请进来,不光郑州市长亲自挂帅、牵头负责项目推进,就连时任河南省长都放下身段、亲赴上海跟老郭“毛遂自荐”。

等到合同敲定、项目开始推进,当地又以极高的效率调整了机场、甚至专门弄了条特快铁路,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搞定了第一期厂房,在老郭面前秀了一把“郑州效率”。

虽然姿态有点低,但这毕竟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双赢。

彼时富士康正深陷“十四连跳”的舆论泥潭,急需高效、稳定的生产基地;河南有人口有土地,可偏偏缺少能带动就业的产业投资,你要的我都有,可不就是一拍即合吗?

这么多年下来,河南对富士康是越来越依赖了。

2009年河南出口额为73.46亿美元;而在富士康落地后的2012年,这个数字迅速飙升至517.5亿美元。有了产业,自然就会有人。

最夸张的时候,有35万人工作在郑州富士康的产线上。如果再算上上下游的岗位,至少有一百万人在围着郭台铭忙忙碌碌。所以从11年开始,河南逆转了从2000年起便止不住的人口净流出趋势。

也正是因为这个,郭台铭才会打心眼里觉得——他到哪里建厂,就是给哪里赏饭。

不过这样的日子能持续多久,我们实在是没法断言。

整个2022年,一直高歌猛进的消费电子市场开始显露疲态,智能手机全行业出货量甚至跌到了十年以来的最低点。在这种大环境之下,就连苹果自己都没办法独善其身。

早在去年的时候,就有分析师对iPhone14的销量泼了盆冷水。等到了今年年初,日经新闻又爆出来一条苹果砍单、通知供应商减产的消息,啥意思?就是没订单了。

虽然事后有关方面纷纷表示拒绝评论,但各大电子厂的招工现状可不会骗人。

除了行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外,宏观因素的影响也不可小觑——月初的发布会不是说了么?2023年,咱们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外需走弱、订单下降。

这倒不是说咱们不够努力,主要是全球都不太乐观。

自从去年美国加息以来,各大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都在跟着转向。宽松的日子过久了,冷不丁一紧缩、大家只能想办法削减开支,于是衰退的风险就蔓延开来了。

为了应对这个局面,各地都挺努力的。比如江浙、广东就一边给工人发钱发消费券、想办法在国内“抢人”,一边牵头组织企业出海抢订单、抢生意。

但这么做的效果咋样呢?很难说。

因为做国际生意、换供应商是个很谨慎的事情,需要严苛的考察、磨合,而一旦选定也很少随便替换,不是说你去一趟呆几天,光靠聊天、吃饭、喝酒就能解决。

连长三角、珠三角都要抢订单了,产业结构相对脆弱的河南就更让人担心了。

就拿郑州为例,整个2021年,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对全市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103%,其中电子信息工业的贡献率高达71.3%。翻译成白话文是啥意思?简单来说,就是没了富士康不行。

可偏偏就在这个时候,苹果开始认真考虑向东南亚和印度转移产线了。尽管咱们的媒体对此一直冷嘲热讽,但从用工成本和政策风险上来看,这确实是个不可逆转的趋势。

就算订单能不减少、产业链也不会转移,河南面临的挑战还有不少。

其中最烧钱、也最受人关注的,就是跟普通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烂尾楼了。去年9月份的时候,郑州专门开了个会,提出要“大干30天,确保全市停工楼盘全面复工”。

结果到了今年,似乎还有漏网之鱼存在。根据河南住建会议公布的数据,目前共实现专项借款和省重点监测项目复工80%以上、交付10万多套,至于剩下的20%是啥情况,媒体可能也搞不太清楚。

这当然不能怪河南自己,由于本身条件和定位的限制,当地的产业发展一直都备受掣肘。

想建个大学城吧,要被媒体点名说不务正业、浪费土地;想搞实业和金融吧,又没高校毕业生做支撑,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,全省市值排前三的上市公司中,愣是挤进来两家养猪的。

更可怕的趋势,体现在人口上。

根据公开数据,去年河南省的自然增长率破天荒地出现了负增长,这可是1961年来的首次。虽说大伙也从观念变化、婚育推迟、人口外流等方面找了找原因,但不管怎么说这都不是一个好消息。

关键词: 富士康的 这个时候 这么多年

相关文章